威海市农业农村局

干部作风大改进 ④ |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粮食生产专题调研

发布时间:2020年11月30日 15:09 阅读次数:来源: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11月23日,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三级调研员李华荣一行走访了各区市及粮食生产重点镇村,与农技人员、种粮大户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座谈交流,对当前我市粮食生产现状进行专题调研。

通过调研发现,近年来,受多种因素影响,全市粮食产能下滑趋势明显,稳定粮食生产压力较大。粮食总产量从81.3万吨下降到57.97万吨,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。分析主要原因为:

(一)稳定粮食生产压力较大。受国内粮食市场行情低迷,种粮生产成本上升,效益比较低的影响,全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较快,粮食播种面积相对逐年减少,稳定粮食总产量压力较大。

(二)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。农村空心化、农业兼业化、农民老龄化的问题还比较普遍。粮食生产仍然是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,地块零散、组织化程度较低。

(三)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需求有很大差距,不平衡、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,农业依旧是“靠天吃饭”。

(四)农技服务体系不完善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缺乏,队伍老化、非专业化,整体素质不高,影响了粮食生产新技术推广。

下一阶段,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此次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,聚焦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聚焦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问题,聚焦民主生活会提出问题,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七种能力”,深入基层开展问题排查。围绕稳定粮食生产,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:

一是严守耕地红线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确保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、土壤质量不下降。

二是落实完善扶持政策。鼓励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,解决耕地种不动、没人种的问题。创新地方特色保险品种,在落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,全面推行小麦、玉米收入保险政策,防范粮食生产风险、化解灾害损失。

三是创新工作措施。规范提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工作,依托生产托管服务项目,积极探索粮食全程社会化、机械化生产模式,提升粮食生产专业化、组织化、集约化水平。创新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+土地流转+保险兜底”模式,增加粮食复种面积。

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机制,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,补齐农田建设短板。

五是强化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。建立正常的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机制,确保专人专岗,对长期扎根农村且工作突出的农机人员给予适当照顾。